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點規劃區域在哪里? 我們畫了1萬個格子告訴你
2017-10-18掃一掃,關注我們
發布時間:2020-07-29來源:作者:
廣東省城市評估數據藍皮書(2019)
前言
四旬革故路崢嶸,南粵發展譜新篇。1978年,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廣東省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緊跟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不忘初心、堅定不移地推動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實現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社會的歷史性進步,譜寫了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嶺南發展壯麗篇章。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力圖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開展了7次國務院政府機構改革。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深化黨和國家機 構改革方案》,組建自然資源部,強化了國土空間規劃對空間資源的管控和約束作用、國土空間高質量的開發利用和保護作用。
正在編制的《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是嘗試解決中央和總書記最關心的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問題,探索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爭創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實踐范例,為廣東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區域發展不平衡矛盾,優化省域空間格局和資源配置,提供空間保障支撐和一攬子解決方案。該規劃將全省作為一個整體,探索如何能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統籌空間管控、提升空間治理水平,從而逐步建立起全省統籌的開發與保護格局。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廣東省取得優秀發展成就的同時,也存在國土空間開發和保護方省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難以滿足以人民為中心和生態優先發展的要求。具體體現為資源環境約束過緊,與生態文明、永續發展要求不匹配;區域發展差距過大,與經濟大省地位不相稱;國土空間品質不高,與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有差距;資源要素配置不優,與“一核一帶一區”格局不匹配;國土安全風險增大,國土安全保護和韌性能力有待提高等五個不匹配現象。
《廣東省城市評估數據藍皮書(2019)》以新的紀年方式命名,并作為《廣東省城市評估數據藍皮書2017》的延續,主要內容包括廣東省在人口發展、用地發展、產業發展、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地域文化發展、生態發展等6個方面的現實狀況評估、發展成就總結和發展趨勢判斷。
人口發展方面,分析廣東省層面的人口規模變化特征、年齡結構特征、自然增長特征、區域分布特征等人口總體特征,對改革開放以來人口發展歷程進行階段性總結?;诂F狀基本特征,通過構建模型對影響廣東省人口變動的生育水平、死亡水平、流動人口、戶籍人口、常住人口等因素的預測,判斷今后至2035年廣東省人口增長、人口流動、勞動力數量、人口老齡化、人口空間均衡分布、人口城鎮化等方面的發展趨勢,支撐廣東全域與人口發展相適應的空間資源供給。
用地發展方面,通過對歷史建設用地總量增長變化特征,城鄉建設用地、城鎮工礦用地、村莊用地等建設用地結構特征的現狀梳理,評估廣東省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匹配關系、城鄉建設用地與常住人口匹配關系、城鎮工礦用地與城鎮人口匹配關系、村莊用地與鄉村人口匹配關系等,以期梳理人口、財政等影響城市土地使用的內在邏輯,支撐廣東省整體土地指標投放,破除土地資源對城市發展的過緊束縛。
產業發展方面,通過結合國際產業轉移大趨勢,對比國內外發展階段,梳理廣東產業發展的歷史脈絡及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重點關注廣東八大主導制造業、服務業等重點行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從“一核一帶一區”視角出發,探討珠三角及粵東西北區域的產業特征及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社會保障與公共服方面,重點總結了廣東省在改革開放40年來,居民收入、社會結構、社會保障等民生方面的變化、取得的成就與存在的不足。從全國視角看廣東省在公共服務財政投入力度和水平,從次區域角度分析公共服務設施空間配置的均衡性,并重點考察各市文化、教育、體育、醫療等公益性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及服務情況。從全省整體、區域及地市層面支撐公共資源精準投放和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廣東省作為最為開放的省份之一,是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地區,具有較為豐富的文化資源。在地域文化發展方面,本書將以歷史動態視角梳理各類文化引入、碰撞、融合的過程,闡述廣東地域文化特征,從空間上盤點全省地域內文化資源要素的空間分布、質量等特征,對近年來廣東省通過綠道、古驛道、碧道等文化資源線性空間的打造,實現文化資源要素體系化整合,強化地域文化特色的經驗和成就進行了總結,為未來更多全省及全國層面的文化空間打造提供了方法和案例借鑒。
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從落后的農業省一躍成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處于中國經濟的領跑地位。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廣東應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發展理念。在生態保護方面,本書通過對廣東省生態本底評估、生態安全格局推演、人與水和生態的關系的梳理,為廣東省生態格局保護和生態修復提供技術建議。
綜上,全書基于詳實的數據、客觀的方法論證,梳理并總結了廣東省改革開放40年來在人口、用地、產業、公共服務、地域文化、生態格局等6個方面的發展脈絡及特征,對廣東省的國土空間資源梳理、優化配置、分類管控提供數據和技術上的參考,全面支撐廣東省新一輪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規劃和構建,也為全國其他區域的國土空間資源要素梳理提供方法和案例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