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特色
2014 年 8 月,發改、國土、住建、環保四部委聯合開展了國家“多規合一”試點工作。四會市成為國家“多規合一”試點,廣東省唯一的縣級市試點?!叭齻€一”的成果內容如下:
⒈一個市域空間規劃體系
⑴研究空間規劃體系頂層設計
界定剛性內容和彈性內容,其中,剛性內容包括城鎮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線、城市紫線等;彈性內容包括彈性管控內容包括交通、公服、市政等。
⑵明確城鄉總體規劃核心內容
一是謀格局。劃定生態、農業和城鎮三類空間,奠定市域空間發展格局。二是保底線。劃定覆蓋市域的控制線體系。三是優布局。依據重點平臺,優化建設用地布局。四是落項目。落實 135 個“十三五”重點建設項目。
⒉一個空間規劃信息平臺
實現數據、服務和決策平臺“三合一”
⑴數據平臺。匯集 20 個部門 182 個規劃數據,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⑵服務平臺。對接“一門式,一網式”行政審批改革,服務建設項目審批;
⑶決策平臺。為政府在產業發展、住房建設、項目選址等方面提供決策支持。
⒊一套工作運行保障機制
主要從建設項目服務、規劃聯動修改、機構改革助推、法規文件配套四個層面創新一套“多規合一”工作運行機制,保障試點工作順利推進。
⑴建設項目服務。依托數據平臺,優化審批流程,服務建設項目。
⑵規劃聯動修改。推動四會市發改、規劃、國土、林業、環保等法定規劃的聯動調整。
⑶審批機構改革。一是組建“大規委”統籌空間規劃;二是成立“多規合一指導中心”。
⑷ 法規文件配套。制定了一系列管理細則、實施辦法、相關規定等政策法規文件。
■ 創新與特色
⒈工作認識創新
兩個階段:近期“協調”,遠期“合一”;兩個任務:空間規劃體系、管理審批機制改革探索。
⒉組織模式創新
由市領導牽頭,多部門參與;專家顧問長期服務,多領域團隊聯合,分專項深入研究。
⒊總體思路創新
目標上:建設活力四會、高效四會、美麗四會;思路上:一是以戰略定格局;二是以用途定空間;三是以界線定事權;四是以近期為抓手;五是以平臺促融合。
⒋技術方法創新
運用神經網絡與元胞自動機耦合(ANN-CA)方法模擬劃定城市增長邊界;運用大數據分析進行遷村并點、產業布局等研究。
⒌工作內容創新
一是控制線體系劃定:實現全地域、多領域;二是有條件建設區劃定:20% 的有條件建設區作為彈性空間。
⒍實施機制創新
通過理順關系、優化流程、設立機構、配套政策,創新實施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