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關注我們
■ 項目概況
河源市燈塔盆地位于廣東省東北部,地處東源、連平、和平三縣交界處,總面積為2291平方公里,是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位居廣東省農業發展示范區的前列。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燈塔盆地開發建設,2019年將其納入《全面推進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范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行動計劃》,并大力推動燈塔盆地申報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河源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將燈塔盆地作為全市鄉村振興發展的戰略支點,要求舉全市之力支持燈塔盆地開發建設,為此特開展《燈塔盆地城鄉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工作。
■ 創新與特色
本規劃是在河源市燈塔盆地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背景下,推動燈塔盆地實現鄉村振興發展的空間頂層設計。規劃以農高區示范帶動全域發展為路徑,構建了燈塔盆地全域—農高區—核心區—集中展示區四個層面的空間發展格局,通過優化產業發展鏈、綜合交通網絡、農業基礎設施網絡等,形成支撐全域發展的支撐體系,并明確了近期建設行動和配套政策,探索了一套適合嶺南丘陵地區鄉村振興發展的新路徑。
⒈圍繞升建國家級農高區,探索嶺南丘陵農業農村全域空間發展模式
依托升建國家級農高區的契機,立足燈塔盆地丘陵山地的典型地貌,通過對燈塔盆地的國土空間現狀用地進行細化分解,以立體農業模式進行產業布局,將嶺南丘陵山地農業分為高山農業、坡地農業和谷地農業,從整體和長遠謀劃全域土地利用,探索丘陵山地農業空間發展新路徑,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⒉立足燈塔盆地資源優勢,構筑“核心+圈層”式農高區產業空間布局
通過對楊凌農高區、黃三角農高區、華中農高區等分析,總結出農高區所涵蓋的功能類型和功能布局的空間組織模式。根據農高區 “核心區”、“腹地區”、“輻射區”的圈層布局特征,規劃依托燈塔盆地農高區的發展目標構建了 “一心一帶兩軸七片”空間格局和研學農一體的功能布局。
⒊圍繞農高區落地需求,建立從戰略謀劃到詳細設計的規劃實施路徑
燈塔盆地規劃設計包括四個層面。一是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層面,二是燈塔盆地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層面,三是農高區核心區層面,四是集中展示區層面。構建了從燈塔盆地戰略規劃到農高區總體規劃、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首期建設區的詳細設計,有力的指導了燈塔盆地的開發建設。
⒋圍繞區域協調發展,構筑水-田共融的水資源保護利用格局
謀劃實施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推進楓樹壩水庫與新豐江水庫水系連通,進一步完善燈塔盆地灌溉干渠體系。結合燈塔盆地灌溉水源、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燈塔盆地墾造水田建設,預計可以新增墾造水田10萬畝左右,不僅解決燈塔盆地農業發展問題,同時能夠協助我省完成水田墾造的艱巨任務,促進區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