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掃一掃,關注我們

項目案例
首頁>特色項目>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新模式研究

廣東省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新模式研究

項目地點:
廣東省
編制時間:
2020-09-11
委托單位:
廣東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
獲獎情況:
2017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二等獎、2017年度廣東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一等獎

圖片展示

1 / 20

項目簡介

■ 項目概況

2015 年 04 月,住房城鄉建設部與廣東省政府簽署《共同推進城鄉規劃建設體制改革試點省建設合作協議》,明確了共同建設廣東城鄉規劃建設體制改革試點省的合作目標。根據《合作協議》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開展了《廣東新型城鎮化規劃建設新模式研究》。



■ 創新與特色

《研究》轉變以往“重規劃、輕建設;重空間、輕政策;重工程,輕融資;重專項,輕協調”的單一性技術思維,采用“專題研究+政策文件+建設計劃”同步推進的方式,以全面深化改革的研究視角,系統考慮規劃、設計、建筑、建造等住房城鄉建設全領域的內容,提出各專項橫向改革措施,并縱向梳理各環節之間關系,提出促進“規劃-設計-建筑-建造”一體化復合發展的策略,最終形成“一套專題報告、一個建設計劃、多個政策文件”的成果體系,已成為我省城鄉規劃建設體制改革的重大研究創新。



1.探索“規劃—設計—建筑—建造”各環節改革的制度創新

一是堅持科學規劃,針對規劃編制成果內容龐雜、規劃審批時間過長、規劃實施管理權責不明、規劃實施評估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對創新總規、近規、控規的編制方法、審批審查機制、規劃監督檢查、評估修改程序等提出城鄉規劃全域空間化、分層式彈性控制的“新控規”模式、規劃審批負面清單等21條改革措施。

二是加強城市設計,針對當前城市設計管理法規缺失、編制體系不明、審查機制缺乏、實施手段不足等問題,提出城市設計法定化管理、分層級的城市設計編制體系、可視化的城市設計平臺等18條改革措施,致力于建立制度化、規范化的城市設計體系。

三是繁榮建筑設計,針對建筑創作盲目求新求異、忽視歷史文化傳承等問題,提出嶺南綠色建筑閉環評價標準,完善建筑設計招投標制度,BIM標準制定與運用等13條改革措施,形成良好的建筑創作環境。

四是現代建造革命,針對建設模式粗放、建筑產業現代化滯后于城鎮化發展要求等問題,提出以“建筑設計標準化、部品生產工廠化、現場施工裝配化、過程管理信息化”為特征的15條改革措施,實現建筑產品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筑生產方式。


2.探索“上下銜接、環環相扣”的一體化機制創新

針對目前規劃、設計、建筑、建造前后脫節的問題,《研究》從制度、機構、人才、平臺、監督等方面提出促進一體化復合發展的策略建議,從框架體系的構建到技術方法的選擇都突出全環節、全鏈條。通過提升規劃建設部門整體統籌力度,培育“全科”復合型人才,建立綜合型全產業鏈技術機構等,促進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相輔相承、建筑創作與建筑方式的改變相結合。


3.探索省域層面近期建設規劃編制方法

提出“以規劃統籌空間布局、以空間布局引導項目、以項目匯集資金、以政策保障實施”的“空間 + 項目 + 資金 + 政策”四位一體的省域近期建設規劃框架體系。運用“三上三下”、省市聯動和多部門協調的工作方法,確??臻g布局符合廣東省城鎮化布局優化方向和區域協調發展需求,項目庫落實省層面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和充分反應地方發展意愿,投融資安排與保障政策制定符合項目建設實際與需求。


4.搭建項目與空間聯動的信息平臺

建立可視化城市規劃建設信息化平臺,將三維數字地圖集成管理與BIM技術相結合,開展項目的直觀化空間分析、統計分析,與廣東省規劃遙感監測平臺聯動,實現建設項目的全過程動態運行監督和綜合調控。


5.中外合作、多領域、多機構聯合攻關的研究方法創新

成立了由省規劃院、省建筑院以及省建科院等省內相關領域研究機構和美國能源基金會、英國倫敦大學等國際專家團隊組成的研究工作組同步開展專題研究,通過系統、嚴謹地開展研究論證工作,保證了研究成果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收藏
附件下載
无码av永久免费网站
<table id="bwnee"><ruby id="bwnee"></ruby></table>

<td id="bwnee"></td>

  • <track id="bwnee"><ruby id="bwnee"><tt id="bwnee"></tt></ruby></track><p id="bwnee"></p>
    <track id="bwnee"><strike id="bwnee"></strike></t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