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關注我們
■ 項目概況
2017年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為海洋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笆濉币詠?,廣東省明確提出堅持陸海統籌,率先在全國建成海洋經濟強省。但長期以來存在的“陸海規劃兩條線”、“陸海發展兩張皮”問題一直制約陸海統籌發展。珠海作為海洋大市,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中開展陸海統籌發展規劃與策略研究,以期實現陸海一體化發展。
■ 創新與特色
研究以建立陸海統籌“一張圖”為核心,從粵港澳大灣區和城市自身兩個維度,立足陸地和海洋兩個視角,探索建立空間一張圖、產業一體化、生態一條線、設施一張網“四個一”的陸海統籌框架,力求陸海并舉,將珠海建設成為陸海統籌發展的典范。
1.率先提出陸?!岸嘁幒弦弧?,構建陸海統籌空間“一張圖”
研究將“多規合一”的理念拓展至海域,在統籌考慮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基礎上,把海洋功能區劃、區域建設用海規劃等納入“多規合一”范疇,解決陸域、海域規劃在功能布局方面的沖突,填補海岸帶上的一些空白地帶,構建“一帶兩軸四板塊”的陸海統籌發展總體格局。
在空間格局的引領下,研究采用“整合城鄉用地分類,銜接海洋功能區劃”的調整策略,劃定陸海統籌的功能分區,將陸域劃分為居住區、綜合服務集聚區、臨港產業區等七類功能區,海域劃分為工業與城鎮用海區、旅游休閑娛樂區、港口航運區等六類功能區,重點推動海岸線兩側陸域功能與海域功能的協調對接,優化向海布局的城市形態,推動實現陸海統籌空間“一張圖”。
2.實施“海洋+”經濟戰略,實現“1+1>2”的跨越式發展
為轉變陸海產業缺乏聯動、海洋資源優勢沒有得到有效發揮的現狀,研究著眼于沿海、近海、遠海三個維度,提出延伸陸海產業鏈、促進陸海產業一體化的優化策略,推動實現海洋經濟和陸域經濟“1+1>2”的跨越式發展。沿海重點建設集陸??萍紕撔?、現代服務和先進制造于一體的產業帶;近海建設陸地—海島—海洋“一程多站”的濱海旅游區;遠海以萬山群島為支點,建設集養殖—觀光—科研于一體的藍色經濟區,共同推動形成陸海聯動的產業體系。
3.堅持“以海定陸”,推動陸海生態文明建設
針對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壓力加大、海域污染日趨嚴重等重點問題,研究把握陸域、海域環境治理的整體性和聯動性,統籌劃定陸海生態紅線,探索將重要濱海濕地、重要河口和重要海洋生態功能區等納入生態紅線管理。同時提出以海洋環境容量為基礎,按照“海域—流域—區域”控制體系,實施陸源污染總量控制,推動實現陸海生態共建、環境共治,全方位推進陸域海域生態文明建設。
4.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先導,系統構建陸海統籌一張網
為進一步強化陸域對海域的服務支撐,研究提出從交通體系、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方面構建陸海統籌一張網。一是建設集客運、游艇、郵輪和水上飛機于一體的客運交通體系和多式聯運的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構建陸海聯動的“交通網”。二是強化陸島文化、教育、醫療、體育服務聯動,建設多樣化的陸海旅游服務設施,構建均等化的“服務網”。三是推進陸海一體的供應設施和綜合防災系統建設,形成以陸域為支撐的環境處理設施體系,構建支撐有力的“市政網”。
5.運用多源大數據,科學輔助規劃策略制定
研究在業界率先探索運用多源大數據輔助決策,通過解譯珠海歷年遙感影像,分析城市演變情況,發現珠海向海發展的趨勢與規律;探索構建陸域海域不同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指標,對陸域海域開展多因子評價;運用手機信令數據分析濱海岸線的活力情況,為制定分岸段指引奠定了堅實基礎;利用船舶AIS數據識別重要航道與陸島關系,為優化陸島客運航線提供了支撐。
6.創新用海機制和海洋政策,保障陸海統籌有序推進
為解決“陸域海域多頭管理”的問題,研究前瞻性地提出推動陸?!岸嘁幒弦弧?、編制陸海綜合的空間規劃,試行海域使用權證換發土地使用權證制度、推行“海域使用直通車”,制定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辦法、試點無居民海島開發等一系列創新政策,目前上述政策均已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