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關注我們
■ 項目概況
2018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十年第四次考察橫琴,作出的:“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橫琴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要加強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產業,促進澳門經濟發展更具活力”重要指示,是橫琴進一步開發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橫琴“推進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重大機遇,始終踐行橫琴開發的初心和使命,深化對澳合作,支持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制定本規劃。
■ 創新與特色
《規劃》以促進澳門產業多元發展為主線,以合作、創新、開放為主題,緊緊圍繞“加強政策扶持、豐富合作內涵、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產業”的要求,著力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產業、建設優質共享的城市空間、構建與港澳趨同的經濟發展環境、探索實施珠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模式,為澳門和珠江口西岸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為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提供示范,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提供鮮活樣本。
1.規劃主題:不忘初心,以“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為主線
基于對澳門施政報告、政府部門調研、社會團體調研、青年調查、政務數據、網絡大數據分析等,從“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角度,提出對橫琴發展的需求。面向澳門所需,提煉總結橫琴亟待改善的問題,提出“不忘初心,以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主線,全面拓展粵澳合作內涵”。
2.規劃視野: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促進開放、創新、高質量發展
系統研究《規劃綱要》對港澳、橫琴提出的要求:明確將橫琴作為三大粵港澳合作發展特色平臺之一,推進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明確橫琴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主平臺作用和合作方向。
深入分析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對橫琴-港澳深度合作的影響:綜合考慮港珠澳大橋的交通和空間效應、港珠澳之間的比較優勢和資源互補性,明確橫琴開展港珠澳深度合作的重點方向。
3.規劃程序:堅持“開門做規劃”與“深度研究”相結合
項目組對橫琴全域進行現場踏勘,與橫琴新區15個職能部門及10余個代表企業進行了座談,充分了解地方訴求;與澳門政府部門、高校及20余家社會團體座談調研;聯合南方日報通過在線和書面問卷對120名澳門青年進行調查,充分了解澳門青年對橫琴發展的需求;項目組赴北京與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專家開展咨詢;充分征求市區30余個有關部門意見。
為保障規劃科學性,研究形成1份規劃實施評估報告、多個專題研究、2份調研報告、1份文本圖集、1份研究報告等。
4.規劃內容:“戰略+空間+功能+政策”等四位一體
一是戰略引領。全面梳理橫琴發展基礎,分析橫琴發展面臨的機遇挑戰,應對“澳門所需” 發揮“橫琴所長”,明確橫琴未來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和發展目標。
二是空間布局。構建與澳門產業多元發展需求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布局體系,為粵澳深度合作拓展新空間、提供新平臺。
三是功能謀劃。配合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建設需求,豐富橫琴-澳門合作內涵,與澳門共同推進特色金融、醫療健康、科技創新、會展旅游、文化創意等產業發展。
四是政策保障。對標世界最高開放形態和國際通行規則,深化制度創新,著力在經濟管理、營商環境、市場監管等方面構建與港澳趨同、與國際更高標準的投資貿易規則相適應的政策環境。
5.規劃技術:“空間信息平臺” 與“大數據”相結合
搭建了橫琴空間信息數據庫,為橫琴上版規劃評估、新一輪規劃修編提供了工作基礎。并開展多源大數據分析:(1)橫琴層面的大數據分析,包括基于網絡爬蟲的POI自動抓取技術,對高德、百度地圖和大眾點評網等興趣點進行智能獲??;通過遙感技術對橫琴的建設用地進行了遙感自動解譯等。(2)澳門層面的大數據分析,包括利用政務數據對社會經濟情況進行了橫向和縱向對比分析;利用人口熱力圖對口岸通關情況進行分析;利用專利聯系度分析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的創新合作情況等。